摘 要:本设计是针对统编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探索与发现”学习单元举行的任务群学习设计。专题学习通过学习准备、科研之路、探索发现、实验写作(阐释说明)等四个课段,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增强学生在阅读实用类文本方面的能力。课段全面贯彻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为学生创设了学习目的、学习资源、学习运动和学习评价等有关方面的内容。
【设计配景】统编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学习单元,其人文主题是“探索与发现”。本单元选入了两篇自然科学类和两篇人文社会科学类的文章,展现了差别领域学者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本单元的专题学习融入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跨前言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等任务群,目的是在学习运动中引发学生对科学发现、探究、创新的兴趣和热情。本单元主要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掌握关键观点和术语,理清文章思路,分析作者阐释说理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学习文章严谨准确的语言特点,并能探究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偏见解,能清晰地说明事理。
凭据以上学习要求,设计了本单元的焦点学习任务:完成一篇“我的探索与发现”的说明文,通过写作任务动员本单元的阅读。本单元的学习流程是:首先相识四位伟大的科学家和学者,做到知人论世;阅读两篇自然科学类文章,梳理科学家艰辛的研究历程;阅读两篇社科类文章,学习如何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先容事物、阐释原理;最后,能从生活学习中发现问题,举行探究,完成“我的探索与发现”的事理说明文。本单元分学习准备、科研之路、探索发现、实验写作(阐释说明)四个课段,共需9课时。
【学习目的】一、语言目的1.通读课文,学习科普类文章用简明、严密、准确的语言说明科学研究历程,论述事理的基本语言形式及精准表达的特点。2.品读《说“木叶”》中的诗歌语言,联合文后“意象”的补白,学习推测差别词汇的表示性,体会其艺术意蕴的差别。3.能发现、探究学习生活中的现象,用简明、准确的语言清晰地说明事理,完成一篇研究性说明文。
二、思维目的1.用恰当的方式,梳理四篇课文的写作顺序,画出行文思路,分析并能归纳综合说出作者阐释说理、逻辑推理的方法,增强逻辑思维能力。2.从《说“木叶”》一文中寻找用到的想象与联系的思维技巧,分析诗歌语言的表示性特征,增强形象思维能力。3.能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在探究、解决问题的历程中,形成自己的看法,用自己熟知的生活语言、知识、事件阐释看法,开端建构用以输出缔造性思维的语言形式。
三、价值目的1.在学习中感知科学家和学者具备的广博的知识,对研究事情的严谨认真、求证务实的态度,体会科学事情的艰辛和兴趣,体验学术研究的魅力。2.能像科学家一样发现生活中的纷歧样,关注人类最新的科学研究结果,开端建设对科学探索和研究事情的兴趣和热情,认识科学精神。【专题实施】第一课段:学习准备一、学习任务本课段是本单元学习起始课,通过先容2019年诺贝尔奖获奖情况,让学生相识世界最新的科技结果,引导、诱发学生可能对科学发生的兴趣和关注。相识本单元四位作者及其研究成就,为本单元学习做好知识、认知、心理和思考的准备。
最后,在寓目百度小视频或阅读摘录《作者简介》的基础上,完成本单元四位作者信息表的填写。二、课时摆设1课时。三、学习资源1.课本中的单元导语。2.中国科学院网页(http://www.cas.cn/zt/sszt/2019nobelprize/)或文本摘录《2019诺贝尔奖情况》。
3.百度百科之《秒懂百科》栏目 ,《一分钟相识(作者名)》小视频(或文本摘录《作者简介》)。四、学生运动1.浏览中国科学院网页(http://www.cas.cn/zt/sszt/2019nobelprize/)或阅读摘录《2019诺贝尔奖情况》,相识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情况。
(10分钟)2.思考回覆:诺贝尔奖为何备受世人关注?有何意义?(8分钟)3.阅读“单元导语”,相识本单元学习目的。(2分钟)4.寓目百度小视频或阅读摘录《作者简介》,梳理本单元四位作者的信息,填写下表。
(15分钟)五、学习评价思考回覆:科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相识2019年诺贝尔奖获奖情况和本单元的四位作者,请用200字左右写出你的感受和发现。(10分钟)第二课段:科研之路一、学习任务本课段学习屠呦呦的《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和加来道雄的《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两篇形貌科学探索之路的文章。在阅读中完成如下任务:1.梳理屠呦呦研究青蒿素的科学历程,体会她从传统中医药中获取灵感,中西医联合的科研创新之路。2.简述加来道雄在童年时两件趣事的引导下对理论物理学发生强烈好奇并逐步走上研究之路的故事,感受科学发现的兴趣和科学研究的艰辛。
3.学习两位科学家用浅显明确的语言、简明的小标题和通俗易懂的故事先容科学原理与探索历程的方法,为完成单元焦点任务——研究性说明文的写作作准备。二、课时摆设2课时。三、学习资源《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和《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四、学生运动1.自读《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文,用思维导读说明屠呦呦发现研究青蒿素的历程,标注重要节点,小组内讨论、交流,小我私家校正或优化学习效果。
(30分钟)2.自读《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一文,简述影响加来道雄走上物理研究之路的两件童年趣事,梳理其逐步深入的研究历程,完成下表。(30分钟)3.思考讨论:两位科学家是如何深入浅出地先容自己的探索历程的?在300字以内,写出他们的科学探索之旅带给你的启示。(30分钟)五、学习评价1.在200字以内,用准确的语言先容并形貌你吃过一种中草药或中成药后的生(心)理反映。
2.加来道雄童年时的两件趣事讲述了两个物理现象,查阅资料,增补你对这两个物理现象的明白,试着从你的生活中再找出另外两个事件重述这两个物理现象。第三课段:探索发现一、学习任务本课段学习梁思成的《中国修建的特征》和林庚的《说“木叶”》两篇社科类文章。在阅读中——1.学习梁思成是如何用专业的学术语言形貌中国传统修建特征的,找出文中这样的学术语言,阐释梁思成是如何发现各民族修建之间的差别特点和“可译性”的。2.用图示法说明古诗词中“木叶”“树叶”“落木”和“树”“木”这些观点之间的差别;借助文后的“意象”补白,手绘《说“木叶”》一文所引诗歌及其所涉意象的知识图谱。
3.学习作者从现象的考察中归纳综合事物特点,从质料的梳理中发现问题、举行考证,用恰当的理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下一课段的学习任务——完成研究性说明文提供方法的借鉴,举行写作的准备。二、课时摆设3课时。三、学习资源《中国修建的特征》和《说“木叶”》。
四、学生运动1.阅读《中国修建的特征》,找出文中作者用学术语言归纳综合并先容中国修建特征的语句,归纳、归纳综合、梳理,用600字左右阐释梁思成是如何发现各民族修建之间的差别特点和“可译性”的。(60分钟)2.阅读《说“木叶”》,用思维结构图说明作者的写作思路,小组展示。
(30分钟)3.用图示法说明古诗词中“木叶”“树叶”“落木”和“树”“木”这些观点之间的差别;借助文后的“意象”补白,手绘《说“木叶”》一文所引诗歌及其所涉意象的知识图谱。(30分钟)4.思考整理:两篇课文是如何把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原理阐释得清楚明确的,比力两篇课文在思考方法和语言表达上各有何特点,填写下表。(15分钟)五、学习评价1.在你生活的都会,寻找、发现具有中国修建特征的现代修建,从这些修建中寻找《中国修建的特征》一文所述的中国元素,照相或手绘这些中国元素,并举行标示(注);然后,选择其中的一幅图片,给这幅图片起一个名字,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说明。
2.古诗中的形象具有较强的“表示性”,带有某些特定的意蕴。分析所学诗歌中“月”(或“柳”“鸿雁”等)的形象在详细诗作中的寄义。例:(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几多。
(2)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5)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第四课段:实验写作(阐释说明)一、学习任务本课段是在前期单元阅读的基础上,举行写作训练,完成一篇800字左右说明事理的研究性说明文,训练的重点就是用规范、客观、准确的语言说明自己的探索与发现。首先,要举行写作指导,回首本单元四篇课文的研究内容、研究历程、研究方法、写作思路和语言特点等,明确说明文写作的详细要求;然后,凭据小我私家兴趣或高中各学科学习内容选定自己的研究发现,确定研究途径和内容,拟写提纲;最后,完成“我的探索与发现”的说明文写作,交流展示并作修改,完成本单元的学习任务,落实单元学习目的。
二、课时摆设3课时。三、学习资源《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说明文评价尺度》及相关研究资料。四、学生运动1.回首、总结本单元四篇课文的研究内容、研究历程、研究方法、写作思路和语言特点。
(20分钟)2.阅读写作知识漫笔《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确定研究内容,可从以下规模中任选其一:生物世界、天文地理、物理现象、节日文化、语言现象、生活知识等。(25分钟)3.课下查阅资料或举行观察,拟写提纲,课上小组交流互评。(45分钟)4.完成 “我的探索与发现”的说明文写作,交流展示。
(45分钟)五、学习评价【专题评价】一、单元焦点问题明白本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人文主题是“探索与发现”。学习重点是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偏见解,阐明事理。由此设计了专题焦点学习任务:完成一篇“我的探索与发现”的说明文。
本单元的专题学习首先通过对四篇课文的阅读,梳理了作者科学研究的历程、运用的科学思维和方法,分析了其阐释说明的方法,体会了知识性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其次再运用所学知识发现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举行探究。最后以读促写,实验说明文的写作。
通过以上学习运动,逐步告竣专题教学目的。为了相识专题学习效果,可设置以下两个问题:1.四位作者的发展履历、研究结果给了你哪些启示?成为一名科学家或学者需要哪些素质?提示:对科学的浓重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探究精神;艰辛的研究历程、坚韧不拔的追求;具有广博的知识、深入的思考和实验考证精神;深入浅出地先容宣传,扩大影响,造福人类;既要具备专业水平,还要有文学基础和文字功底。2.在完成研究性说明文的历程中,你有什么收获?为了扩大学习效果,可举行以下拓展学习(任选其一):1.查资料相识常见的中草药及其疗效。
2.查资料,相识平行宇宙、多维空间、统一场论、反物质、原子对撞机的观点及研究意义。3.推荐课外阅读资料:袁行霈的《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霍金的《时间简史》和加来道雄的《平行宇宙》。二、测试反馈1.阅读屠呦呦在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的致辞,比力其与《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在内容、写作目的、语言表达上的差别。参考谜底:(1)内容:课文主要先容发现、研究青蒿素的科学历程及研究方法、疗效、孝敬等;诺奖致辞主要表达谢谢,先容自己与青蒿素的缘分及精神追求。
(2)目的:课文从医学角度让人们相识青蒿素的研究历程及中医药的孝敬,阐释医学原理,专业性强;诺奖致辞是一篇演讲词,主要表达获奖心情和谢谢之意,表达献身科学的精神追求。(3)语言:课文语言精练、准确、严密,具有科学性;诺奖致辞更感性,注重形象性和熏染力。2.《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中,“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是怎样的?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来说明什么?参考谜底:池中的鲤鱼们认为水池就是宇宙,否认另一个世界的存在;它们为睡莲的运动感应疑惑,用神秘的力来掩饰自己的无知。说明自以为是的人类和“鲤鱼”科学家类似,拒绝认可超出我们明白力之外的真实存在,不愿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体现出思想的守旧和顽强。
3.《中国修建的特征》中,中国修建的“文法”指什么?修建“词汇”指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利益?参考谜底:中国修建的“文法”指中国修建的气势派头、手法,是普遍受到认可而遵守的规则和老例。修建“词汇”指种种修建质料。
用了比喻的手法,文章比喻修建,文章的法式比喻修建的法式,文章的文法约束下的种种题材比喻差别的修建。“大文章”比喻宫殿、庙宇等修建,“小品”比喻亭台、水榭、楼阁等修建。
这样写能使抽象的观点形象化,更明确易懂。4.对《说“木叶”》中“树”与“木”的区别,明白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字影响着我们更多地遐想到树干,“叶”字却让人遐想到密密层层的浓荫。B.“树”的形象较为丰满茂盛,“木”的形象较为疏朗空阔。C.“树”在使用时往往被“叶”取代,而“木”却在古代诗人的作品中随处可见。
D.“树”的颜色一般是褐绿色,与叶比力靠近;“木叶”则有落叶的微黄和干燥之感。参考谜底:C。“木”在古诗中并不是随处可见。
【本设计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专题学习模型的研究与构建”(项目号61877004)阶段性研究结果】(作者单元:罗 丹 北京市昌平实验中学,102200;赵宁宁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100875)(本文原载于《语文教学通讯》A刊2020年第4期)。
本文来源:澳门·威斯尼斯wns888-www.ibzwh.com